张氏以为“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”,饮食物借胃气下行之力,传送下达小肠,以化乳糜营养人体,且将糟粕渣滓传送至大肠,出为大便。张锡纯言“下焦之冲脉原上隶阳明,因胃气上逆,遂致引动冲气上冲,更助胃气上逆”,冲脉上隶于阳明胃经,与胃气相互影响,故冲气上逆与胃气不降常常互为因果。
若因胃气虚弱,则“其气化不能下行以镇安冲气”,冲气趁虚顺势而上逆;或因肝胆气逆上干,胃气受排挤转而上逆。
临床常见饮食不下,多化痰涎、胸膈烦热、呃逆、呕吐、吐衄。张氏创立镇摄汤治疗“冲胃气逆”,重用生赭石,其质重坠,能镇冲平冲,和胃降逆;芡实以收敛冲气;党参、生山药及萸肉补肝益胃;茯苓、半夏以温化湿痰。
肾不纳气
肺司呼吸,吸气时,自然界清气由肺入人体,经肃降作用,下达于肾。“肾主闭藏, 亦主翕纳”,肾主封藏、纳气,能摄纳吸入的气,使吸气保持一定的深度,引导诸气使之归根。
若下元虚损,肾气不足,下焦气化失常不能固摄,则肾气贯注于冲气而上冲,气的出纳升降失常,上逆于胃,故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中言“冲气更挟胃气上逆,并迫肺气亦上逆矣,此喘之所由来也”。
临床常见咳嗽、动则喘甚、咯血。张氏立参赭镇气汤,方中重用代赭石,能镇冲降逆;人参借赭石下行之力,龙骨、牡蛎以收敛肾气;山药补肾兼补肺,止咳平喘;白芍滋阴柔肝;苏子清痰降逆,使逆气转而下行;山茱萸补肝益肾,收敛冲气;党参以补气。
肝失疏泄
肝喜条达而恶抑郁,可调达全身气机。“(吸入之气)由肝至冲任交会之处,以及于肾”,即肝为肾行气,助气归根下元。
张锡纯言“盖冲气上冲之证,固由于肾脏之虚,亦多由于肝气恣横”,情志不舒或因病致郁,都可以使肝失于疏泄,肝气郁结,气逆上冲。“素性多怒之人,其肝气之暴发,更助冲胃之气上逆”,即肝火过盛,怒气伤肝,引动肝气逆而上冲。
临床常见两胁疼痛、眩晕、头痛、惊悸不寐乃至中风。张氏创立镇肝熄风汤,“宜急治以降胃、镇冲、平肝之剂”,方中重用代赭石,质重沉降,以平肝镇逆;怀牛膝补益肝肾,引血下行;生龙骨、生牡蛎、生龟甲、白芍益阴潜阳,镇肝熄风;玄参、天冬滋阴清热,合龟板、白芍滋阴以柔肝;茵陈、川楝子、生麦芽清肝泻热,疏肝理气。
医案举隅
杨某,女,20岁,未婚。1997年11月25日初诊。
患者形体瘦长,呈慢性病容。自述14岁月经初潮,于1996年7月正值月经来潮之际,因患感冒又加上生气,因而经行不畅,两肋、少腹胀痛,寒热往来,恶心呕吐,鼻衄。经治疗痊愈。此后,每当月经来潮必鼻衄数次,量不多,月经淋漓10余日始尽,经期逐月推衍,量亦渐少。
自1997年9月就诊时,月经未再来潮,日前鼻衄3次,量不多,并伴有恶心,气逆喘息,口咽干燥,大便干结数日一行,食欲减退,五心烦热,眩晕,睡眠不佳,情绪烦躁,精神萎顿,身体日渐消瘦,虽经多方治疗收效甚微而休学。
诊见:面色青黄不泽,爪甲不荣,舌体瘦小,质红,苔白薄微黄欠润,脉沉弦细数。
药用:
党参 9g 麦门冬 30g 半夏 9g
丹皮 9g 炒栀子 9g 生地黄 24g
大黄(醋炒) 5g 龟甲(碎,先煎) 24g
净白蜜(后入) 30g
服上药5剂后呕逆渐止,气息渐平,大便畅行,食欲、睡眠较前改善。
在原方基础上减大黄为 3g、焦栀子为 6g,并选用二至丸、桑麻丸、石斛、紫石英等出入为剂,治疗至12月23日月经来潮,未再鼻衄,食欲精神转佳,诸症向愈而复学。此后用血肉有情之品以充养精血、通补奇经,丸剂缓调而康复。
药用:
小红参 60g 龟、鹿角胶各 90g
枸杞子 90g 当归 60g 炒杜仲 60g
山萸肉 45g 熟地黄 120g 桑椹子 90g
香附 90g 陈皮 60g 茯神 60g
紫石英 60g 紫河车 60g
炼蜜为丸,每丸重 10 g,早晚各服 1 丸,淡盐汤送下。
按语:此素体肝肾阴亏,冲任不荣,加之性躁易怒,肝郁化火,横克脾胃,胃失其顺降之机,经血不能下注冲任,反挟冲气上逆所致。故治以甘寒滋阴养胃为主,佐以咸寒滋肾凉血、苦寒坚阴泻火,益其不足,泻其有余,调其气机,和其顺逆。
I 文章声明
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于下方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;文中方药仅供参考,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,切勿擅自试药!本文仅供学习用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侯俊峰.冲脉为病治验2例[J].甘肃中医,2007(12):35.
张玉辉,于峥,杜松.张锡纯“冲脉理论”探析[J].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2015,21(11):1361-1362.
周唯.张锡纯冲脉气逆理论及其现代临床应用[J].中医文献杂志,2009,27(04):44.
衣华强.张锡纯冲脉思想研究[J].上海针灸杂志,2010,29(02):125-126.DOI:10.13460/j.issn.1005-0957.2010.02.007.
邵长威,杨志刚,宋立公.张锡纯诊疗“冲脉上逆证”探微[J].中医临床研究,2021,13(20):33-35.
I 原创声明
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,未经作者授权,严禁转载;
授权后转载请注明: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、作者姓名;
文中方药仅供参考,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,切勿擅自试药!
I 甘草医生声明
本文仅供学习用,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我们尊重原创,若您转载本文,请注明: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、作者姓名。
若因版权纠纷、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,后果自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