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òu寇
2500个常用字之一。 造字法为会意。基本汉字。
寇,kou,从宀(mian)从元(人)从攴。主要有三方面释义:(1)姓氏,寇性分布的全国各地,主要集中在陕西、山西。(2) 盗匪,侵略者,亦指敌人:盗~。贼~。 (3) 会意。从宀( mián),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,从元(人),从攴( pū),表示持械击打。 凡兵作于内为乱,于外为寇。 ——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
字形演变过程:甲骨文1/2金文1/2战国文字篆文隶书楷书
甲骨文作,结构未详。金文二例,第二例由「攴」、「完」二字构成。从攴,示破坏之义。从完,示完全、完整之义。会二字得凶暴、残暴之义。第一例从攴、从完省会意。战国文字二例,前例从戈、从完会意。从戈,示暴力之义;后例承自金文第二例。篆文承自战国文字第二例。隶书承自篆文,所从攴,隶变作「攵」。楷书承自篆文而定体。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。
甲骨文:「寇」001「寇」002「寇」003「寇」004「寇」005金文:「寇」001「寇」002「寇」003「寇」004「寇」005「寇」006「寇」007「寇」008「寇」009說文小篆:「寇」001六书通:「寇」001「寇」002「寇」003「寇」004「寇」005「寇」006「寇」007